57 Archer
什麼是節氣?在一般的月曆上,除了西曆的日子,農曆的日子,如「初一」、「十五」,還會有一些特別的詞語,例如「立夏」、「小寒」等,這些就是節氣了。
|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douban.com/photos/photo/1335845824/
二十四節氣是如何制定呢?
古人以二十四節氣作為農耕的依歸,而農耕有很大程度上是依照太陽運動進行的。可是,農曆是結合了月亮以及太陽運行制定的,並不完全等同於太陽運行,所以二十四節氣就應運而生。中國人將太陽運行於天球360度的軌道(黃道)分成十二等份,由0度開始(春分),太陽每運行30度,就到達下一個「中氣」,即是每個「中氣」在黃道上相隔30度。再於每個「中氣」中間設一個「節氣」,而「中氣」加上「節氣」,就是「二十四節氣」。所以於黃道上每隔15度就會有一個「氣」。
有趣的巧合
有沒有注意到,雖然二十四節氣是中國的曆法,但是其時間是與公曆有關的,例如清明節永遠都會是公曆四月四或五日。這是巧合嗎?當然不是。其實公曆亦是以黃道運動而制定的,所以節氣與公曆的日子總會相近。
而且,中氣的日子是與十二星座的起始不謀而合,總是於每個月的19-21日。這是因為十二星座亦是由黃經0度開始,將黃道分成十二整份,所以時間亦會與中氣相同。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dianliwenmi.com/postimg_186326.html
以下列表展示了每個氣的公曆日期、於黃道上的經度以及其描述:
節氣
|
公曆日期
|
黃經
|
描述
|
立春
|
2月4- 5日
|
315
|
春季開始,萬物開始有生氣,鳥語花香
|
雨水
|
2月19-20日
|
330
|
春風起,降雨多,雨水量將多
|
驚蟄
|
3月5-6日
|
345
|
春雷響,蟄伏在土壤裡的動物蘇醒。農民開始播種
|
春分
|
3月20-21日
|
0
|
南北半球晝夜相等
|
清明
|
4月4-5日
|
15
|
氣候明潔溫暖,草木萌芽,人們前往掃墓
|
穀雨
|
4月20-21日
|
30
|
雨水滋潤五穀,「穀雨前後,種瓜種豆」
|
立夏
|
5月5-6日
|
45
|
夏季開始,農作物進入生長旺盛的一個節氣
|
小滿
|
5月21-22日
|
60
|
夏熱作物籽粒飽滿,即將成熟
|
芒種
|
6月5-6日
|
75
|
芒類作物成熟,秋季作物開始播種,進入梅雨季
|
夏至
|
6月21-22日
|
90
|
白天最長,黑夜最短
|
小暑
|
7月6-8日
|
105
|
天氣開始炎熱
|
大暑
|
7月23-24日
|
120
|
全年最熱的日子,雨水甚多
|
立秋
|
8月7-8日
|
135
|
秋季開始,開始收割早稻
|
處暑
|
8月23-24日
|
150
|
炎熱天氣終結
|
白露
|
9月7-8日
|
165
|
天氣轉涼,地面水氣結霜
|
秋分
|
9月23-24日
|
180
|
與春分一樣,白天與晝夜時間相等
|
寒露
|
10月8-9日
|
195
|
水露先白後寒,天氣漸冷
|
霜降
|
10月23-24日
|
210
|
水氣轉成霜,開始降下
|
立冬
|
11月7-8日
|
225
|
冬季開始,一年的農耕結束,作物收割後要藏起
|
小雪
|
11月22-23日
|
240
|
氣溫下降,開始降雪
|
大雪
|
12月7-8日
|
255
|
雪量增大,北方多數地方冰封
|
冬至
|
12月21-22日
|
270
|
白天最短,黑夜最長
|
小寒
|
1月5-6日
|
285
|
開始寒冷,冷氣積久而寒
|
大寒
|
1月20-21日
|
300
|
天氣去到最寒冷之時
|
節氣介紹:春分、夏至、秋分、冬至
古人把竹竿立在地上,發現夏季中午的時候竿影會比較短,而冬季中午的時候竿影會較長。因此,古人將竿影最短的那一天命名為「夏至」,最長的那一天命名為「冬至」(「至」是到頂的意思)。而且古人又發現春季以及秋季各有一天白天與夜晚的時間相約,逐於那兩天命名為「春分」、「秋分」。這就是這四個節氣的解釋。
為什麼有這種現象呢?因為地球公轉時地軸亦會變動,所以太陽照射地球的點每天也會變動。「春分」、「秋分」的時候,陽光直射至赤道上,「夏至」時陽光直射北回歸線而「冬至」時陽光直射南回歸線。
但是,曆法上標示的「春分」、「秋分」,與天文上嚴謹的「春分」、「秋分」定義是有差別的。在曆法計算上,首先找出「夏至」、「冬至」的時間,然後將該兩個節氣之間的黃道一分為二,分出「春分」及「秋分」。可是,地球公轉的軌道是橢圓而並非圓形,所以這種計算方法並不準確。
立春和春分有甚麼分別?
立春是指春天的開始,立春後,農民們就可以開始準備農事,在古時,春節是在立春當天慶祝,在一九一一年之後,春節就訂在正月初一慶祝。而春分就是春季的中間點。所以兩個節氣是有分別的。
|